详细信息

Detailed information

残障学生随班就读有了“标准文件”

时间:

本报讯(晚报记者 祝筱筠) 昨日,市政府办公室转发了市教育局《关于加强残障儿童少年随班就读工作的若干意见》,记者了解到,无锡是江苏省**个从政府层面规范和发布随班就读相关文件的城市。根据目标,到2015年,无锡将基本建立科学合理、职责明晰、分工明确的随班就读支持保障体系。同时,各市(县)、区将依托相关特殊教育学校建立“残障儿童少年随班就读指导中心”,这是一套全新的公平教育方案。


一个班原则上不超过3个孩子“随班”


    什么样的孩子能随班就读?此次明确随班就读对象为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各类轻度残障儿童少年,主要包括肢体残疾、视力残疾、听力残疾、言语残疾、智力残疾、精神残疾(含自闭症)、多重残疾或存在其他障碍的儿童少年。凡涉及其残疾类别、残疾程度的认定,应以县级以上教育、卫生、残疾人工作部门指定的有资质专业机构确认或评估鉴定为依据。

    根据相关规定,残障儿童少年可根据实际情况就读特殊教育学校,或在施教区学校(服务区幼儿园)随班就读,由其监护人向学校(幼儿园)出具残疾证明材料,与学校(幼儿园)协商对其随班就读做出具体安排。学校(幼儿园)对经检测符合规定的残障儿童少年不得拒收。学校(幼儿园)每班接收随班就读学生原则上不超过3人,每接收1人,班额相应减少3人。随班就读学生经过治疗和康复训练,残障情况得到改善,经专业机构认定不再符合残疾标准的,学校(幼儿园)应将其作为普通就读学生。

    在此基础上,还将为随班就读建立个人档案。明确接收随班就读学生的学校(幼儿园),要将随班就读学生的基础资料(学生情况、残疾证或残障鉴定结论、家长申请等)于每年9月15日前报市(县)、区教育行政部门审核备案。同时,将随班就读学生列入学生学籍名册,为其建立《随班就读学生个人成长档案》,记录和保存学生残疾检测鉴定、个别化教育计划和教育评估、辅导记录、学业考查、能力发展等方面的资料,并要专人专柜保管,严格保密。此外,随班就读学生入学(园)年龄与普通儿童少年相同,特殊情况下进入小学(幼儿园)起始年级可适当放宽。学校要保障其完成九年义务教育。


资源教室和资源教师将发挥大作用


    在外人眼里看起来“高大上”的连元街小学却有着两个随班就读的残障孩子。而且他们的缺陷程度都比较重,语数英课程学起来**困难,跟不上班级正常的教学进度。为此,学校特意将孩子从正常班级里抽离了出来,在专门设置的资源教室内接受资源教师“一对一”的个别辅导,其他课程则以跟随班级正常上课为主。这并不是简单的“单独上课”,学校为这两个孩子度身定做了一整套的教学方案。其中一名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不完整,缺乏自控能力,学习能力很弱。另一名则是反应能力缓慢,理解记忆能力差,注意力不集中。资源教师就对这两名学生进行跟踪听课,对他们在课堂教学中的学习状态进行评估,结合任课教师、班主任、家长的反馈意见确定他们在资源教室学习的课程。在此基础上,根据这两个学生在校随班就读的实际学习情况,依照其班级课表,合理安排他们来资源教室上课的时间。并单独制定了他们在资源教室学习训练活动的课表。拿英语教学为例,资源教师采用小步子多循环的方法。在英语课上准备了各种小游戏,如英语数数、猜谜、听听做做等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教学时每个单词教师总是重复好几遍甚至几十遍,直到他们能够读准为止。课间休息时经常播放英语歌曲,提供语言氛围,激发学习兴趣。现在这两个孩子已能熟练拼读英语单词、词组,大声朗读课文,还能跟着音乐唱歌。有一次其中一个孩子在资源教室里演唱了《两只老虎》,教师给他录了音,他开心地反复听录音,非常有成就感,增强了学习信心。



                              以上内容来自:江南晚报

[责任编辑:yf001]


部分图文转载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如内容中如涉及加盟,投资请注意风险,并谨慎决策


版权所有 重庆心智障碍人士综合发展平台 All RightsReserved 渝ICP备18009275号-1 渝公网安备 50010302003507号 技术支持:万商云集